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我坐在茶馆的一角,听着外面传来的越剧声线,一位老艺术家正在表演《琵琶记》中的“单仰萍”,她的声音如同清泉涌动,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淡定的优雅和不羁的自由。
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上海的一次偶然机会下遇见了一位名叫阿平的越剧演员,他对我说:“你要是真心喜欢,我们可以一起去海边看日出。”那天我们去了,那个画面就像是一幕戏一样:阳光从海平线上升起,将整个世界照亮,而他站在我的身旁,用他的声音唱起了《满江红》,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单仰”的美妙。
后来,我跟随他走进了越剧的世界。每一次登场,都像是重温旧梦。有一次,我们一起饰演了一场悲欢离合的情节,那时候他扮的是主角,而我则是他的伴侣。在那个紧张而又充满期待的夜晚,他在台上唱出了自己的感情,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情感,但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深情和坚定。我知道,这就是“单仰”所特有的魅力——它不是大快人心,也不是豪迈壮丽,而是一种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对于爱情、对于世事无常的心态体现。
岁月流转,如今阿平已经不再登台,但每当我想到那些过往岁月里的曲调和表情,就仿佛能听到他在耳畔低语:“生活虽短,却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去发现。”这,就是越剧中蕴含的哲理,也是我对生命态度的一种理解。而最让我怀念的是,当时我们两个人手牵手,在空旷的大街小巷里散步,那份纯真的相依,是多么难得啊!
回顾那些年,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仰”。它不仅仅是在舞台上的独自一人,更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心态,它教会我如何在繁华与寂寞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用最真挚的声音去呼唤这个世界。
今天,当我坐在这里,看着窗外渐渐落暗的时候,我知道,无论未来怎样变化,只要心里有这份“单仰”的勇气和信念,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说,“越剧”能触及人的灵魂吧,因为它承载着人类最深切的情感和思考,让我们能够通过歌词与旋律来抒发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