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九经,越剧的伴奏大师。他的琴声,如同古老的河流,穿梭于浙江的田野与江南的城镇。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更是越剧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者。
回想起他在嵊县浦口镇的一生,那里的风土人情,对他的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自幼向先高道士学习拉胡琴,这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艺,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1935年,他进入农商学社坐唱班,学习绍兴大班,并掌握二胡、板胡、鼓板等多种乐器演奏。这段时间里,他也开始接触戏曲表演,尤其擅长老生角色。
1936年,他正式进入越剧界,从业伴奏,与寒宫乐团女子科班、尹树春的阳春舞台、陈素娥和魏小云的吉安舞台合作。随后,又加入沈雅琴和竺菊香的雅金舞台,一直到1941年,在王杏花戏班担任操琴。这期间,他在嘉兴、峡石、上海及宁波等地进行了一系列巡回演出。
1957年,由于错误划分政绩,被错划为右派。但这并未阻挡他对艺术追求的热情。他继续在尹树春领衔的大型越剧团中担任拉主胡兼秘书,并且发展出了独特的声音调式,如“四工调”的过门音调,这些都是他的首创。他擅长使用短弓和长弓,将力度与柔美巧妙结合,使得自己的风格受到同行们广泛赞誉。
冯九经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人物,更是越剧一份子。在他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着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向前发展。而如今,我们通过他的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股源自浙江的小小力量如何穿透时空,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享受的一部分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