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松年(1904~1983),是一位画师。我的曾用名是刘善云、刘磊,我号称四明山樵。我出生于浙江省宁波。这一切都始于1916年,当时我小学毕业后,从父母那里学起画来。随后,我跟随父亲去北平的戏剧界从事画景工作。在那片文化繁华之地,我深受启发和熏陶。
1930年,我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在这里我投身于古代绘画的世界,沉浸其中2年。然而,1932年的春天,我决定返回家乡宁波,在宁波开明街开设了一个商业广告的画店。那里的生活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艺术道路。
但是命运总是在变化中推进。当1938年的春风拂过上海的时候,我再次踏上归途,这一次,不仅仅是为了回到故土,更是为了在舞台美术上寻求新的挑战。我先后加入了大舞台和老闸大戏院,那里是我展示才华、锻炼技艺的地方。
1944年的岁月里,我的生命中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丹桂越剧团。在这里,我以一名画布景人的身份开始了一段新旅程。而到了1947年,又有新的机遇等着我——玉兰越剧团成了我的新家园。
1952年的春日里,是我迈向更高境界的一步——少壮越剧团迎接了我的到来。在这个集体中,一直持续至退休为止,那些岁月如同一场盛大的节庆,每一次绘制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尽管幼小时分就接受了家庭传承中的绘画技巧,但数十年的实践经验让我在戏曲舞台美术领域成长为一名高超技艺者,被誉为越剧界的一代巨匠。但即使如此,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品和职业道德。我从不以争夺荣利为目标,而是专注于自己的艺术探索,从不与他人较量,这种品质深得同行们敬仰。
1962年,当上海戏剧学院邀请我去那里传授知识并举办绘图示范课时,那个瞬间成为我生命中的又一个转折点。在当众挥毫泼墨所创作出的那只虎,其形象栩栩如生,其气韵流畅,让在场的人们赞叹不已。那一刻,也是我最自豪的一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