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越剧团表演艺术的精彩展示在古董书架上

在1956年元月,西安市越剧团以原上海新新越剧团为基础,并与其他16个文艺团体合作,组建了这个新的戏曲集体。高剑琳担任团长,而许瑞春则是副团长。此时,该剧团共有100多名演职人员,他们的行当各具特色,阵容整齐。其中就有众多著名演员,如高剑琳(小生)、许瑞春(老生)、姚月红(花旦)、曹玉珍(花旦)、胡少鹏(小生)等人。此外,还有一批编剧、导演和艺术人才,如韩义、江上青、马田野、马赛、王珠娟以及刘厚德、高志刚等人,他们都对该剧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6年,该剧团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并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获得了一系列奖项,其中包括最佳表演奖和舞台美术设计奖。高剑琳饰演梁山伯,曹玉珍饰演祝英台,而许瑞春饰演祝公远,他们三位都获得了最佳表演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剧團还到北京进行过巡回表演,并受到周恩来、朱德和陈毅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64年,其代表作《杨立贝》赢得了现代戏调展览会的一等奖。这段时间内,该劇團不仅在西北地区活跃,也曾到达北京、山西、山东、安徽河南四川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进行巡迴表演,在这些地方享有很高的人气和影响力。在60年代初期,它们甚至获得了全国先进集体和“三八”红旗单位的荣誉称号。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越劇團之一被迫解散。

然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该劇團又重新恢复并继续其活动至今。这期间,它们吸收了一些北方戏曲艺术元素,使得越劇更加丰富多彩。在30年的历史里,这个劇團已经完成超过150场不同的戲曲表現,其中一些经典作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宝玉与黛玉》、《盘夫索夫》、《孔雀东南飞》、《西厢记》、《红梅记》、《状元打更》及《情探》,成为了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持续受到观众喜爱。

1979年,为庆祝西安市与日本奈良结为友好城市,那里的青年艺术家创作并上映了一部特别之作——《阿倍仲麻吕》,这部作品赞扬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不仅赢得了国内观众,更赢得了日本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而1980年的神话故事专辑《红珠女》,由胡佩娣及张明芬主唱,也成功引起上海文艺界高度评价。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该劇團在1988年被撤销,但它留下的遗产仍然激励着后代追求卓越无限可能。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