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充满激情与抗争的年代,越剧《父子争先》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当时社会的脉搏。野鹤先生在1951年根据杜若小说改编,这部现代剧深刻描绘了抗美援朝时期,一位老农刘老汉与他的儿子大锁,他们都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都希望能够参加那艰难的支前担架队。在这个家庭中,没有人愿意退让,每个人都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最终他们共同走上了那条充满挑战和荣耀的道路。
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在1951年的3月,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首次亮相,那是一场不容错过的艺术盛宴。黄沙导演巧妙地将故事讲述得既生动又感人,陈捷精心编曲,让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对历史事件的致敬。幸熙舞美设计则是这场戏最闪耀的一面,她用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的手法,把观众带入到了那个时代。
吴小楼饰演刘老汉,他那魁梧身材、洪亮嗓音,以及朴实无华的表演方式,让他仿佛化身成了一名男主角,而他的角色却是一个普通农民。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贴近生活,让观众们感到震撼。而李月芳饰演的大锁,则以其敏捷灵活的情感表达,为她的父亲争取到更多关注和理解。
吕云甫扮演母亲,她温婉而坚韧,用她微弱的声音诉说着家族间最深沉的情感。而王艳霞饰演媳妇,她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支持着丈夫和孩子们。在她们周围,是一幅幅生命力的勃发,它们像花朵一样开放,将所有的人心都牵引向前。
该剧不仅仅是一场艺术表演,更是对那些默默奉献者的颂歌。当它于5月赴南京为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文艺体育检阅大会招待演出;9月,为上海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义演;10月,在首都参加国庆2周年招待演出时,它传递出了强烈的情感,也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
这部现代越剧,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于戏曲现代化道路走向的一些看法,而且也开创了新的舞台艺术风格。布景、服装设计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是因为它们既有生活气息,又富有艺术美感,它们超越了简单自然主义,展现出了独特风格。这一切,都为后来的戏曲作品树立了榜样,对于推动戏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当刘老汉回忆往昔岁月中的唱腔时,他使用了一种高拨子的京剧旋律,这样的融合,使整个节奏更加丰富多彩,从而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情趣。此外,由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发行,并由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使这部作品更广泛地传播给公众,从而形成一种文化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