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秋风送爽的季节,越剧《父子争先》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在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舞台上展开。野鹤于1951年根据杜若小说改编,这出现代剧不仅传递了抗美援朝时期农民阶层的英勇精神,更是对家庭荣誉和个人理想之间矛盾深刻刻划的一幕。
刘老汉与大锁,他们是一对身处逆境中的父子。在那漫长而艰难的日子里,他们共同梦想着要为国家贡献力量,争先恐后地想要加入支前担架队。那时候,整个家乡都在为抗美援朝的事业鼓足干劲,而这对父子的决心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心。
最终,在领导们见证下,这位英雄般的父亲和他的儿子大锁,都被允许参加了担架队。这一决定,不仅让这个家庭获得了无尽的自豪感,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一个家庭成员间互相扶持、共同奋斗的情景。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观众们无法移开眼睛,从而也感受到了这场运动对于每个人的意义。
5月份,该剧首次亮相于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一场关于艺术与责任、牺牲与奉献的小小聚会。而9月,它又以“义演”之名,为上海越剧界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10月,那份爱国情怀更是在首都迎来了国庆2周年招待演出。
《父子争先》不仅是为了配合全国抗美援朝运动而编演,它更是一次深刻地探索戏曲现代化路线。当吴小楼饰演刘老汉时,他用自己的魁梧身材和洪亮嗓音,再现了一位普通农民的大男子气概,同时也是一个母亲所能教育出的男子。他那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如同男主角一般吸引着观众的心灵关注。
布景设计中,每一次转换都像是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而服装设计则融合了生活气息与艺术美感,无论是穿戴还是舞蹈,每一步都跳出了自然主义样式,为戏曲现代化道路指明方向。甚至连唱腔部分,也吸收运用了京剧[高拨子]曲调,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生动丰富。
最后,《父子争先》的故事被中国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发行给世人听,并由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让这段历史留存永远。这一切,都只是因为那一次偶然机会,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个普通家庭面临困难时期如何团结协作,最终走向光辉灿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