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乐清县新民、共合两个越剧团合并为越剧团,以丰富的演艺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1955年,在履行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后,这支传统艺术集体更名为乐清越剧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原因,这个曾经辉煌的戏剧家园遭到了解散,但在芸芸众生中,那些热爱艺术的人们并未放弃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们加入文艺宣传队,将越剧的一些精髓融入到样板戏与歌舞节目之中,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听享受。
1977年,乐清越剧团重新恢复建制,并开始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篇章。经过一系列深刻探索和改革,该团不仅保持了传统特色,还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使得其作品更加具有时代感和市场价值。在1979年的上海、杭州等地巡演中,《双玉蝉》等杰作轰动一时,让人回味无穷。其中,小生王少楼与花旦张腊娇相声情谊炽热,如同浙江范瑞娟一般令人敬仰。而导演方裕富、陆贞芳、陈婉玲、杨鹤鸣等人的巧妙指导,也使得每一场表演都充满了惊喜。
近年来,该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如张妙玲、童红霞、李美凤等,他们以青春活力和非凡才能,为中国古典戏曲注入了新的血液。此外,该团还拥有许多立意清新风格各异的优秀剧目,如《莫问奴归处》、《野山菊》、《汉文皇后》、《沁公主》、《倾国佳人》,这些作品不仅在省市戏剧节会演中频频获奖,而且还荣获过第七届中国戏劇節优秀演出奖之一——《洗马桥》的成就尤为显著。
数十年来,该团如鱼得水般畅游大江南北,其足迹遍及全国乃至国际。1985年的冬天,它们进入北京中央领导常设活动地点——怀仁堂献艺,更是让人们印象深刻。而2000年的11月,它们被邀请赴香港进行表演,再次获得了海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一切都证明,乐清越剧团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专业院线之一,其影响力已超出了地域范围,被誉为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该集团历任主要领导有陆贞芳、高丽云、何小根等,他们均因其卓识远见而被推举担任这一重任,并因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在他们共同努力下,该團多次被评选为“浙江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一级剧團”,这些荣誉正是对该團辛勤工作与卓绝表现的一个肯定。此外,还有许多新闻媒体报导此事,其中30多家报刊电台撰文评价,同时中央电视台以及地方电视频道也播放过他们精彩纷呈的表演录像,而浙江音像出版社甚至出版磁带供大家收藏,这一切都彰显出了这支队伍在音乐界的地位及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