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顾丽水地区越剧团的历史时,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前身——1970年成立的丽水地区文工团。那时候,这个团体不仅演绎歌舞、话剧和京剧,还尝试了歌剧,并且偶尔也会上演越剧。然而,由于观众对越剧的热爱,到了1979年,地方文化局决定让这个团队专注于越剧表演。在那一年秋天,当浙江省文化局将部分艺术学校的越剧班毕业生分配给该地区后,再加上从丽水以及其他县抽调了一批有才华的越劇艺术家,这个地区就正式成立了名为“丽水地区越劇團”的专业团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团队成功地排出了多部经典作品,如《谢瑶环》、《西厢记》、《蝴蝶杯》、《情探》、《双凤冤》、《狸猫换太子》、《血溅玄武门》和《巾帼奇男》,其中还包括一些以女性为主角的小品。此外,那些具有男子气概与女子柔美结合在一起的独特表演,也成为了这段时期的一大特色。
在1980年的浙江省青年演员会中,徐水银和颜丽华分别获得了二等奖;而1982年的浙江省首届戏曲“小百花”会中,吕碧云和徐聪娟则各自荣获了小百花奖。在导演方面,有马新川这样的杰出人物曾参与指导;何应鹏、叶均祥及徐水银又分别担任过主要领导职位。尽管如此,不久之后,这个著名的小组便因为某些原因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