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乐清县新民、共合两个越剧团合并为越剧团,以丰富的演艺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1955年,在履行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后,这支艺术集体被命名为乐清越剧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个曾经辉煌的戏曲大家族遭到了解散,其部分成员加入文艺宣传队,将原本精心准备的情节改编成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型歌舞表演。然而,1977年,当音乐再次回响于这片土地上,乐清越剧团如同一棵经历风雨后的古树,又一次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这支戏曲家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追求卓越。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也没有放弃向更高目标冲刺的勇气。在1979年的上海和杭州等地,他们以《双玉蝉》等经典作品震撼观众,让人不禁赞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之光。”在那个时代,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如张腊娇、高雅优雅的小生王少楼,以及其他如丁绿云、周雪芳、张金花、竹艳玲、裘莲英、林福娟和王新花这些才华横溢的演员们,都以自己的独特魅力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
导演方裕富、陆贞芳、中婉玲以及杨鹤鸣等人的巧手,更是将这些戏码推向了一种新的高度,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情感投入,使每一场表演都成为一种艺术上的宝贵财富。而近几年的新星,如张妙玲、小红霞以及李美凤,她们也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与创意,使得乐清越剧团更加焕发青春气息。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个有着悠久历史但又充满活力的戏曲集体已经拥有了一批令人瞩目的优秀剧目,其中包括《莫问奴归处》、《野山菊》、《汉文皇后》、《沁公主》、《倾国佳人》,这些作品不仅立意深刻,而且风格各异,每一部都是对传统戏曲的一次重新诠释。这一切都让乐清越剧团在省市级各种重要比赛中频获奖项,其中最引以为豪的是获得第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的事迹。
十余年的征途中,该剧团已踏足大江南北,并于1985年冬季首次进入京城,为中央领导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当2000年11月,他们受邀前往香港进行巡迴演出时,也成功获得了外界的一致好评。新闻媒体纷纷撰文评价,同时中央电视台及浙江电视台均有播映录像,而浙江音像出版社还出版了磁带版本,使其成为国内外广泛认可的一个品牌代表。此外,该劇團還多次獲選為“浙江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一级劇團”,并由陆贞芳、何云尧、高腊娇、新楼、大宁、中宁、小根及蒋振喜等知名人士担任过主要领导角色,是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艺术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