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华剧团于1947年9月在上海国泰大戏院正式成立,首演剧目为《未婚妻》。该剧团是由芳华剧团改组而成,以竺水招(又名竺云华)为首。主要演员包括吴小楼、周宝奎、焦月娥、张茵、贾灵凤和赵雅麟等。剧务部的成员基本上是“芳华”的人员,其中有徐进、韩义和金风等。
1948年2月,云华剧团迁往龙门大戏院继续表演。在此期间,竺水招不仅担任旦角,还尝试扮演小生,与戚雅仙搭档共同上演了多部作品,如《凤泊鸾漂》、《渔娘》、《夜上海》等。
随后,在9月份,云华越剧团又搬到了恩派亚大戏院,并且在此地上演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未婚妻》、《十字街头》、《白了少年头》、《屏开雀选》以及《林冲与鲁智深》,这些都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越剧佳作。
然而,在1949年的初期,由于受到“十姐妹”联合义演启发的一些成员,包括竺水招、戚雅仙、吴小楼、赵雅麟及其他几位同行,他们决定采取拆账方式独立出来,从而创立了七友公司,这标志着越剧界最早建立的姐妹班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局对艺术事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导致1951年底时,竺水招离开香港后,与商芳臣、高筱水及蒋鸿鳌等人重组了云华越剧团,并积极参与到戏曲改革中去。此外,该团还参加了捐献飞机大炮支持国家建设的大型联合义 演活动,以表达其对国家事业的支持。
除了传统越劇,更广泛地探索现代戏曲领域,比如他们曾成功上演过现代话题性的《为了明天》(For Tomorrow)、历史题材的《千军万马》(Thousand of Soldiers, Ten Thousand of Horses),以及关于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小说改编版——《南冠草》(The Southern Grass)。这些作品都展现出他们对于创新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的手感与努力。
最后,在1954年,当这支队伍前往江苏地区进行巡回表演并落户南京之后,它们将自己的身份从民营公助转变成了国营南京市越剧团。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也逐渐实现了从一个单一的地方性组织向更具全国影响力的专业集体转变。这段历史,不仅反映出那个时代文化娱乐行业巨大的变化,也展示出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