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华,1922年10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是一位杰出的鼓师和中员。他出身于艺术世家,从小便表现出了对戏曲的热爱。在13岁时,他就已经开始学习艺事,为绍兴大班演员而努力。随后,他前往上海拜师学习,并在那里深造了越剧打鼓的技艺。
胡寿华先后加入了多个剧团,如刘金招剧团、邢月芳剧团、丹桂剧团、雪声剧团等,在这些单位担任乐队鼓板的角色。此外,他还曾在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上海越剧院学馆以及80年代初成立的上海市各区越劇團培训班兼课教授越劇樂隊伴奏技能。1983年,胡寿华正式退休,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遗产。
在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中,胡寿华参与了百余部大戏的演出,其中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孔雀东南飞》、《劈山救母》、《情探》等经典作品。此外,还有他为电影配乐工作,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三看御妹刘金定》和《烽火姻缘》,他的鼓点为这些影片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情感色彩。
胡寿华不仅是一名优秀的表演者,也是一位创新者。他对越剧锣鼓点进行了革新尝试,使得徽板、乱弹、调腔和嵊绍民间锣鼓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越劇鼓板技藝。这项技术不仅丰富了音乐内容,而且使得每一次演出都充满活力和表现力。
此外,胡寿华还撰写并整理了多篇关于越劇常用锣鼓及唱腔伴奏的小册子,这些作品被广泛采用于艺术教育单位,如上海越劇院學館及上海市戲曲學校等。在其中的一篇文章《 越劇锣 drum 的分类及應用 》更是成为《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上海卷》的重要資料来源之一。通过他的无数努力,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到传统文化中的美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