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华越剧魅力奏响经典旋律

胡寿华(1922-2001),一位杰出的鼓师和中员,出生于浙江绍兴的艺术世家。自幼拜师学艺,13岁便加入了绍兴大班演员团体。在1940年来到上海后,他接受了林宝庆的指导,并开始学习越剧打鼓技艺。随后,他加入了一系列知名的越剧团队,如刘金招剧团、邢月芳剧团等,不仅参与了许多重要戏曲演出,还在上海市戏曲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担任兼职教师,传授越剧乐队伴奏技巧。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积极参与了多部经典越剧作品的演出,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西厢记》、《孔雀东南飞》、《劈山救母》以及《情探》,并且还为这些作品录制唱片和制作录音带。此外,他还参与了电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三看御妹刘金定》、《烽火姻缘》及《舞台姐妹》的音乐配乐工作。

胡寿华对越剧锣鼓点、板式和板腔进行了创新尝试和深入挖掘,使得徽州板、小锣、大锣等民间乐器得以有机融合,为越剧鼓板技艺增添新的生命力。他撰写的教材包括《越劇常用鍵鼓經)、過門及唱腔伴奏)以及《越劇常用版式分類》,这些教材被广泛采用于上海 越劇院學館 和 上海市戲曲學校 等艺术教育单位。他的一篇文章,《越劇鑼鼓之分類及其應用》,甚至成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上海卷 的重要资料来源。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