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落地唱书”曲调多取自民歌小调及佛曲中的“宣卷调”。这类表演在茶楼酒肆中演变为几种基本曲调,其中[四工合调]、[哀哀调]、[呤哦调]是当时主要的唱书风格。[四工合调]以纯朴简洁著称,乡土气息浓厚;[哀哀调]则因其舒展的曲式而广受欢迎。而且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呤哦调][1], 这个时期它对越剧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这个名词,它曾被艺人称之为“湖州”,因为它融入了湖州曲艺三跳的元素,并以其中的一句帮腔作为衬词来演唱,所以定名为“呤嗄調”。然而,这个名词还有一个别称——南北两派在演唱风格和曲式上存在差异,因此有南調和北調之分。南調又被稱為「喊風調」或「開口調」,特點是旋律夸大,有力且活泼明快,具有濃厚農村牧歌風格。而北調則平穩,说唱性強,有較多板式,如慢板、中板、快板等。
1906年,“落地唱书”正式搬上了舞台,成为早期越剧的形式之一,即所谓的小歌班。在小歌班時期,由於仍然使用了這些古老的音樂,但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表現形式也從一人主唱、一人帮腔發展到台上演奏后台帮腔或接音。此外,在敲擊節奏方面,只使用竹製尺板與笃鼓,因其發出"de de" 的聲音,所以被稱為"de 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