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发源于哪里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一带,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落地唱书”。这是一种结合了当地民歌、小调和佛曲中的“宣卷调”的艺术形式。在茶楼酒肆中,这种表演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几种基本的曲调,其中[四工合调]、[哀哀调]和[呤哦调]是最为流行的。

[呤哦调]又称作[湖调], 是吸收并融化了湖州曲艺三跳元素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曲式。它以其完整的形式和广泛的流传时间,在越剧音乐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人们根据其特有的帮腔来命名这种曲式,即"呤哦依呤哦"。

在南北两派艺人之间,[呤哦调]有着不同的风格分支。南派被称为[喊风调], 特点是旋律夸大,有较大的音阶跳跃,使得演唱显得粗犷有力,活泼明快,具有浓厚的农村牧歌气息。而北派则被称为闭口調,旋律平稳,说唱性强,以说述事宜抒情著称,并且板式更加丰富多样。

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了舞台,为早期越剧小歌班奠定基础。这时期的小歌班虽然仍然使用了原来的音乐,但由于台上的表演与后台帮腔接道等新的表现方式出现,它们在曲目、板式以及表现力上都比以前更为丰富多彩。此外,还出现了生旦丑三个主要行当,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表达方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