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落地唱书”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和佛曲中的“宣卷调”。这类表演在茶楼酒肆中演变,形成了几种基本曲调,其中[四工合调]、[哀哀调]、[呤哦调]是主要的唱书风格。[四工合调]以纯朴简洁著称,其板式单一,可随情绪变化;而[哀哀调]又名[一点红],舒展且广为传播。至于最具代表性的曲調——呤哦调,其形式完整,对越剧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这种乐器还被艺人称之为湖州来的一种叫法,而后人们根据其特点定名为呼噜音响的呤哦調。这个时期南北两派艺人的演唱风格及曲調存在显著差异,分成了南調和北調兩種。
南調又稱為喊風調或開口調,以夸大的旋律為特點,有力的演唱以及明快活泼的感覺,是典型的农村牧歌风格。而北調則平穩有力,说唱性强,便於學習易於上台表現。北揭露板式較為豐富,有慢板、中板、快板等,並且還有哭腔、斷工腔等多種變化。
1906年,“落地唱书”舞台化成为早期越剧“小歌班”的雏形。在这一阶段,即使仍旧使用了呤哦調,但它已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开始区分生旦丑等行当。此外,从一人主唱转变为了台上演奏与后台帮腔相结合,或是接引不同的节奏,由竹制尺子和鼓打出节奏声,使得这种表演艺术更具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