呤哦调时期的越剧全剧

在清朝咸丰年间,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落地唱书”曲调主要来源于当地民歌小调以及佛曲中的“宣卷调”。这些曲调随着艺人们的改造,逐渐形成了几种基本调式,其中[四工合调]、[哀哀调]和[呤哦调]是最具代表性的三种。

其中,[四工合调]流行于嵊县剡溪以北地区,其曲风纯朴简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没有固定的格式,演唱者可以根据情绪灵活变化,并常用方言土语虚字增强乐趣。因为其曲尾帮腔都使用“四工合上尺”,所以得名为[四工合调].

另一方面,[哀哀调]又称为[一点红], 曲风较为舒展,也曾广受欢迎。至于呤哦调, 它是“落地唱书”时期最持久且形式完整的曲式,对越剧音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据说艺术人士曾将之命名为湖州曲艺中的一部分,即三跳,因此后来人们又根据其特有的旋律及助音词,以"呤哦依呤哦"作为衬词进行演唱,这样就被定名为所谓的"呤哦調". 这个名称来自於它吸收并融入了湖州地區傳統戲劇(即三跳)的因素而創造出來,並由於其旋律及助音詞為 " 呼嚕呼嚕 " 而得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北两派艺人之间存在不同的演唱风格与旋律差异,这些差异便构成了南調和北調两大类别。具体来说,“南調”又稱為 “喊風調” 或 “開口調”,特色在於旋律較大、多采用高音区進行,有力、明快,如同农村牧歌般充满力量。而另一种则以平稳、少量高低转换著称,被称作“閉口調”。

到了1906年,“落地唱书”正式搬上了舞台成为早期越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由于仍然使用了《呂厨》这样的古老乐器,以及对戏剧内容和表演技巧上的创新,使得越剧音乐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标志着越剧从单独个人主持到团队合作演出的转变,同时也从原先只有一个人的声音传递到现在台上的多重声线叠加,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