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最早起源于浙江省的绍兴和杭州,这两个城市在清朝咸丰年间是“落地唱书”的流行中心。落地唱书是一种结合了民歌、小调、佛曲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它们通过艺人们的不断改造和演绎,逐渐形成了几种基本曲调,其中[四工合调]、[哀哀调]、[呤哦调]三种,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主要唱书调。
[四工合调]流行于嵊县剡溪以北一带,其曲调纯朴简单,乡土气息浓厚,板式单一,没有固定的格式,演唱者可根据情绪需要灵活自由地变化,并常在唱词中垫进方言土语的虚字,用以加强曲趣。因为它的曲尾帮腔都用“四工合上尺”(“工尺”谱的音名)作为衬字演唱,不唱音名的实际高度,所以就称之为[四工合调]。
[哀哀调]又名[一点红],其曲调比较舒展,也曾广为流传。
而呤哦调则是“落地唱书”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曲調,最长时间内对越劇音樂發展起過重要作用。這種調子藝人曾稱之為湖調,因為它吸收融化了湖州曲藝三跳的一些因素而創造出來。在後來的人們根據其幫腳助詞以「呤哦依呤哦」作衬詞來演奏,所以定名為呂嗚調。
由於南北兩派藝人在演奏風格及樂調睥差異,又有南調和北調之分。南調也叫喊風調或開口調,其特點是旋律夸度較大,常用三五度跳進,有力活泼明快,並具有濃厚農村牧歌風格。而北調則平穩少大跳,说唱性強,可學易會,有慢板、中板、快板散板,以及哭腔、斷工腔等多種表現方式,可以述事亦宜抒情,以不同戲劇情緒與人物性格有不同的伴奏與哭聲方式。
1906年,“落地唱書”搬上了舞台成為早期越劇的小歌班。“小歌班”的時期音樂雖仍然使用了《吶噹》但已經更加豐富,不僅如此還從一人主場、一人幫場變成了台上主場后台幫場或接著進行,這樣的情況下節拍通常只使用竹制尺版和笃鼓敲打節拍,由於發出"德德笃笃"的声音所以被稱為"德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