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2年,顾锡东创作了经典越剧作品《五女拜寿》,这部剧目不仅成为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代表作,也被拍摄成电影,并于1984年上映。该影片凭借其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表演,获得了第五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项。
《五女拜寿》之所以成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生命组成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就如同北京人艺中的《茶馆》,它是团队奠基力作和看家戏。这部作品不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其冲突激烈、引人入胜,同时传达了中国传统道德精神,如孔孟之义、伦常孝道。
家庭本位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密切联系,与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制度紧密相连。儒家的仁学强调以亲子之爱为基础,再扩展至处理社会中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因此,作为家庭成员生活外在物质空间显得格外重要,它体现家庭社会地位,同时维系长幼尊卑伦理秩序。
然而,在《五女拜寿》中,我们看到尽管大家庭富贵满堂,但内心却充斥着嫌贫爱富、排挤不公的情绪。要想长久维系个体关系,需要双向度而非单向度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被弃的非亲生女儿三春和丫鬟翠云通过她们自身找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道德伦常,这正是修补裂痕所需的手段。
此外,《五女拜寿》的电影化变化也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与可看性,使“听戏”更大地向“看戏”转化。而即便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戏曲与电影走向疏离的情况下,该影片仍能在江浙农村放映时达到高收视率,这证明了中国观众对戲曲保留的情感记忆及地方戲所特有的地域性,都可以看出戲曲電影潜在市场价值,或许需要通过语言等风格重新唤醒这一潜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