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如同望窗外雪纷飞的李娃传,逆生长汲取草根网络文学与影视剧的养分。温州越剧团的《大唐骊歌》在国家大剧院落幕,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即将上演《步步惊心》,上海越剧院则计划推出《甄嬛》续集。黑格尔曾言戏曲为艺术之巅,但今朝,越剧以“逆生长”之姿,吸纳网络小说与电视剧热点,与年轻观众共鸣。从40万字穿越小说到35集电视剧,再至于舞台上的两个小时表演,无论是年轻演员还是老练艺人,都在尝试跨界融合,以迎合今日观众口味。
去年10月,《步步惊心》B组首演前,陈丽君忐忑不已,“不知台下阿姨们能接受这‘穿越’题材?”她认为传统越劇就是“手帕戲”,而《步步惊心》的故事也可谓一枚重磅打击,与女子戏曲深度契合。此外,她们青春靓丽饰演宫廷少男少女,又美又酷,让人联想起韩式情感波动。而茅威涛自信地表示:“我们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舞台上的角色,如电视里一般引发观众争议——“四阿哥更好看!”“八爷也不错!”这样的台词让后台人员也跟着紧张起来。而若曦离世前留下的那段抒情唱腔,更是令人泪流满面,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自己是在观看什么,只觉得情感传递得淋漓尽致。
今年2月,《步步惊心》在长沙公演时,一些初中生的粉丝来找陈丽君签名,他们并不懂得戏曲,只因为觉得四爷很帅。这类现象在网上留言中也有所反映,即许多年轻人对这种改编作品充满好奇和赞赏。一位河南网友建议豫剧也应改编成青年更熟悉的小说或影视作品,比如《天龙八部》,背景设定北宋正符合河南文化特征。
上海逸夫舞台上的《甄嬛》(上部)也是一个成功案例。不仅有陌生的面孔涌入,也有人抱着期待等待第二部。对于这些新趋势和变化,一向保守的京、粤、川等各省市都开始考虑是否应该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
无论是李莉院长,或是杨芳投资者,对此都持开放态度。她们相信通过创新的方式吸纳现代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扩大受众群体,还能够提升戏曲自身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原著作者本身就是戏迷,为他们提供了免费授权,从而促进了这种合作关系的形成。
最后,在某购物网站的一家店铺里,便有李旭丹扮女主角不同造型照片被制作成售价50元的小册子,这种营销手法证明了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赋予古典艺术一种新生命。作为一名刚毕业不久的青年 演员,她凭借这一角色迅速获得高人气,这正是李莉当初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培养青年才俊的心愿。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尝试取得了显著效果,使得票房超过了一些知名艺人的表现。这场关于文艺评论家的警惕性转变成了对这一尝试的大力支持,因为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古典艺术态度,而非依赖批评家的话语来定义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