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效,浙江浦江人,以男小生之姿在越剧舞台上绽放。1933年9月出生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他的童年与金华中学初中生活交织在一起。在1950年的1月,田成效加入了金华地委文工团,这标志着他踏上了演艺之路。随后,在1952年的5月,文工团经过整编后,他被调入浙江越剧团,为解放后的第一代越剧男小生。
20世纪50年代,是田成效主演一系列经典戏曲作品的黄金时期。他曾扮演《罗汉钱》中的李小晚、《未婚妻》中的大刚、《两兄弟》中的丁有宝、以及《五姑娘》中的徐阿天和《麒麟带》中的姚麒麟等角色。他的表演不仅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也为越剧发展贡献了新的生命力。
1954年,与姚水娟共同诠释《盘夫》,他首次运用同腔异调方法,使得男女同台对唱更加自然流畅,这种创新至今仍是越剧表演的一大亮点。田成效的唱腔富有韵味,自然耐听,被誉为“唱腔大家”。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他在1957年被错误地划定为右派,并且直到1979年才得到纠正。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并没有阻挡他的热爱和追求。他继续深耕于学术研究,并且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教师。在1961年的5月,他转投到了浙江艺术学校任教,对接下来的几十位学生进行指导。
粉碎“四人帮”之后,1977年,与王颐玲合演现代戏《金绣娘》,展现了他对新时代戏曲创作的探索精神。而在1978年参加省文化局组建的《祥林嫂》演出队,并主演贺老六这一角色,再次证明了他的多才多艺。
退休后的田成效依然保持着与学生之间的情谊,不断去杭州艺校、宁波艺校兼课,为培育更多优秀的小朋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设计过近60个大小剧目,其中不乏获奖作品,如上虞越剧团的《金殿赐鸩》和诸暨越剧团的《月光谣》,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同时也提升了其个人事业上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