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荣水(1878-1957),以“矮尼姑”闻名,出生于浙江嵊县剡北乡(今甘霖镇马塘村)的女子越剧创始人之一。他在10岁时便拜师学唱“落地唱书”,随师演出于杭嘉湖和苏州地区。1906年,小歌班诞生初,与卫梅朵组班,攻大面,并在嵊县、新昌等地进行演出。
他以精通各种唱书调著称,“赋子”、“肉子”、“引子”的技艺都有丰富的积累,并且擅长临场应变,能够胜任各种行当。因此,他致力于打造“路头戏”提纲本,其中首创的“一双二玉二七”,即《双珠凤》、《玉连环》、《玉蜻蜓》、《七美图》、《七星剑》,是他的代表作。
1917年,他随班进上海演出时,因嗓音日衰,只能扮演唱腔不多的大面角色,还曾担任《七星剑》、《七美图》的派场师傅。在后台厢房负责讲戏和处理差错,其办法多无人能及,被誉为“厢房老虎”。
1923年,他应聘至第一副女子科班,在嵊县施家岙开办,并担任主教师傅。在重重困难下,他开创了一套亲自口录笔记、抄成单片分给艺徒口对口教唱白,再手把手教身段动作的教学方法。此外,还抄录许多“赋子”、“引子”,传授给艺徒,使她们尽快掌握演“路头戏”的技能。
由于其戏路宽、熟悉各门行当以及从艺经验丰富,教学严格而得法,因此效果显著。科班开办不久,学徒们便边学习边演出,不久后,便博得观众称道。其中的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很快成为众所欢迎的演员。他首创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旦、生、丑、大面等角色的台步、眼神、坐相等,都提出了规范,为以后办科班奠定了基础。
此后,他继续执教于新新凤舞台、高升舞台等,每个舞台都培养出了大批著名女伶,如王杏花、二级表彰获得者姚水娟、三级表彰获得者竺素娥等,他们均受过他的教益。
金荣水被公认为女子越剧创始人之一,以正派刚直耿介闻名,有着严谨管理和严肃教学风格,被尊称为“厢房老虎”。1947年因年事已高,从上海丹桂剧团辞去教职返乡,最终在1957年的10月7日因病逝世,但他的影响力仍然深远,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