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六,南坪福天大厦25楼都会成为一群人聚集的热点。他们换上戏装、穿着刺绣戏鞋,拿起国画面扇,在古典乐曲中演绎越剧精彩桥段。这群人包括了专业的越剧演员、公务员、教师、公司白领以及大学生,他们共同在对传统国粹的热爱中聚集。
当记者来到这里,一堂越剧训练课正在进行。“大街小巷锣鼓喧,万户千门旋管声。”重庆群星越剧团的何德凤老师正教唱《追鱼观灯》的唱词。她解释说,即使是一句简单的唱词,也要反复吟唱,让出韵味。而手势、身段和台步等,更是极为讲究,有着技巧。
“小百花”青年越剧班里有12位学员,其中80后居多,还有一些90后的大学生。吴春燕和蒋玲都是80后,她们虽然有各自的工作,却从不缺席训练。在2014年,她们已经尝试全副行头的“彩演”,如今成为了越剧“宣传员”。
陈静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她喜欢研究戏曲妆容,并在加入“小百花”之后成为了大家的化妆师。她说:“就像是找到了另一个家。”学员陈翔是90后的一名大学生,每周六都要花两小时车程赶来上课。他出生于浙江,但能以独特风情表演得像真正的大明宫女。
何德凤认为,如果你完整地看完一场 越剧,如《五女拜寿》、《红楼梦》、《梁祝》或者《追鱼》,你就会爱上它。当越韵响起时,观众可以尽情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是那样的柔情似水或豪情万丈,让人着迷。
何德凤幼时随母亲看戏,从此沉醉于古典戏曲艺术。2001年,她开始学习 越剧,并在2004年成为了重庆群星 越剧团 的成员。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退休年龄增长,如何让这门传统国粹继续有人继承,这是她一直想解决的问题。她提出了成立由年轻 越迷参加的一个班级,这个想法得到了刘团长的大力支持,并邀请胡心福老师执教唱腔和身段。
最初加入的是70后和80后的爱好者,而2013年9月,“小百花”正式开课,这是重庆第一个青年 越劇培训班。一位老票友免费提供了教学场地。不久,“小百花”们就在市内义务演出,让更多本地票友能够观看到 越劇。在一次特别的情境下,当天公不作美,小雨淅沥却依然有许多观众冒雨观看,其中不乏白发苍苍的人。“传统戲曲의魅力歷經歲月仍不衰,觀眾們對我們將趙麗培展下去動力。”
通过这样的努力,“小百花”成了引领人们接触及欣赏 国粹藝術 的窗口,为这个非凡而又充满活力的世界增添了一抹色彩。而对于这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无论他们来自哪里,只要对这份古典文化充满热爱,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不断探索与创造,使得这一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