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六,南坪福天大厦25楼都将成为一群热爱传统国粹的年轻人的聚集地。她们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有的是专业的越剧演员,有的是公务员、教师、公司白领,甚至是大学生。共同点是对越剧的热爱和对传统艺术深厚的渴望。
当记者来到这里时,一堂越剧训练课正在进行。何德凤老师带领学员们在古典乐曲中演绎越剧桥段,她教唱《追鱼观灯》的唱词,每一个音符都是经过反复吟唱才得以流利表达。手势、身段、台步,以及唱腔和眼神的表现力,都要求极高,即使水袖的一挽一抖,也蕴含着精湛技巧。
“小百花”这个名叫青年越剧班里,80后学员占多数,还有一些90后在校大学生,如吴春燕与蒋玲,他们不仅有工作,还会定期参加训练,这份坚持让他们成为了老学员中的佼佼者。
陈静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她加入“小百花”之后,不仅自己学习戏曲妆容,还成为了大家的化妆师。在她看来,“就像是找到了另一个家。”而陈翔是一名90后大学生,他每周六都会从浙江赶来上课,通过她的努力,她能够展现出独特的古典风情。
重庆第一个青年越剧班在南岸,“如果你完整地看完一场越剧,如《五女拜寿》、《红楼梦》、《梁祝》或者《追鱼》,你就会爱上越劇。”何德凤说,当 越韵响起时,观众可以尽情去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是那样的柔情似水,或豪情万丈,让人着迷。
何德凤自幼随母亲看戏,从此沉醉于古典戏曲艺术。她2001年开始学习,并在2004年成为重庆群星越剧团成员。当老一辈艺术家年事渐高,她想办法如何让这门传统国粹后继有人,焕发活力,这就是“小百花”的初衷。“我们是不是可以办一个由年轻越迷参加的呢?”她向刘团长提出了这个想法,并得到支持,将其实施起来。
最初只有70后的票友参与,但很快吸引了更多年龄段的人士,加上免费提供教学场地,这个计划得以成功。一年的时间里,“小百花”已经能独立彩演一些选段,在市内义务演出,为更多人展示国粹艺术。而2014年的12月21日晚,在工商大学举行的一次演出吸引了300余名学生观看。这一切都证明了传统戏曲仍然具有强大的魅力,而观众的心也成了推动这一美好事业前进的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