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06年的春耕前夕,嵊州的唱书艺人陆续返回家乡,他们带回了外地的故事和新鲜的想法。甘霖镇东王村的李世泉、李茂正兄弟决定尝试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向“余姚鹦歌班”学习戏曲,以更新传统唱书。这个创意深受邻居们的欢迎,他们聚集在李家讨论并最终形成了一套方案。
首先,他们组织了一个班子,并请师傅倪生标来指导;然后选择了适合的人选,包括俞柏松、高金灿等人加入。他们商定了演出剧目,小生穿长衫,小旦穿竹布衫裙,大面则穿长衫马褂。但官服的问题让他们不得不从庙里借菩萨蟒头和胡须代替。而化妆方面,则使用妇女粉作为水粉,大红报纸醮水代胭脂,锅底灰画眉。此外,还请本村李凤珠姑娘帮助化妆。
一切准备就绪后,在农历三月初三,即3月27日正式举行了演出。在晚饭前,他们先演出了两部小戏《十件头》、《倪凤扇茶》,以吸引观众。夜间的大戏是《双金花》,在香火堂前的稻桶垫底上进行。这一场有组织、有准备、有分工且成功的演出,不仅获得了好评,也成为了越剧诞生的标志性事件。当时群众和艺人们将这一类似舞台称为“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1922年,当马潮水、王永春等人在上海大世界表演时才被更名为“绍兴文戏”。越剧自此诞生,它不仅改变了当地艺术文化,更开启了一段辉煌而独特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