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温暖的春日,嵊州的唱书艺人如潮水般涌回家乡。他们带来了外面的世界和趣闻轶事,村子里随之热闹非凡。甘霖镇东王村的李世泉、李茂正兄弟更是成为焦点,他们与邻村艺人的交流激发了新的想法——向余姚鹦歌班学习戏曲表演。在一次讨论中,他们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设想:一人一角,上台演戏。这一思想迅速得到了周围艺术家的支持,如胡岑口、塘下村的高炳火、高金灿,以及黄郎地村的袁福生等人。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成立班子,请倪生标担任场务,并吸纳了多位徒弟加入,以解决演员短缺的问题。此外,剧目的选择也颇为精心,小生将穿长衫,小旦则着竹布衫裙,大面则身着长衫马褂。不过,为官服找不到合适替代品,只好借用菩萨蟒头及胡须作为妆饰;妇女们用的鹅蛋粉代替水粉,大红报纸醮水取代胭脂,而锅底灰被用来画眉部。为了确保化妆效果,还请本地姑娘李凤珠协助指导。
一切准备就绪,便于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正式举行首次演出。为了吸引观众,一前夕先上两出小戏《十件头》、《倪凤扇茶》作为“召戏”。夜间,则是大型剧目《双金花》,地点选定在李世泉家隔壁香火堂前的稻桶垫底和门板铺成的小舞台,这便是越剧历史上的第一次正式表演场所。
这一系列有组织、有准备、分工明确且具有专业化服务(如打板击鼓和人声接调)的演出,不仅成功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也标志着落地唱书经过几十年的孕育后终于开花结果,越剧诞生于此时此刻。当时群众和艺人们称之为“小歌文书班”,后来改名为绍兴文戏,其影响力逐渐扩散至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