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戏曲中的龙舞溯源其演变之路

越剧的诞生:从唱书到戏曲的演变

在1906年的春耕前夕,嵊州的唱书艺人陆续回归家乡,带来了外界的趣闻和他们自己的思考。甘霖镇东王村的李世泉、李茂正兄弟因对唱书形式不满,提出了学习余姚鹦歌班并进行台演的想法,这一建议得到了邻村艺人的热烈响应。经过多次讨论,他们决定成立一个班子,并请倪生标担任场师傅。此外,还请了高炳火、袁福生的徒弟加入,以解决演员不足的问题。

为了确保演出顺利,他们商定了剧目的选择,小生穿长衫,小旦穿竹布衫裙,大面则穿长衫马褂。不过,由于官服难以准备,他们不得不借用菩萨蟒头和胡须代替。而化妆方面,则请本村李凤珠姑娘指导帮助。

一切准备就绪后,在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三),他们正式上演。这次表演中,他们还仿绍兴大班,在晚饭前先行两首小戏作为“召戏”,之后是夜间的大戏《双金花》。这场表演在东王村香火堂前的四稻桶垫底上进行,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标志着越剧由此诞生,当时被称为“小歌文书班”。

随着时间推移,该班组合继续发展,最终在1922年才改名为“绍兴文戏”。这一过程中,从无锣鼓的小歌文书到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小笃乐队,再到最终成为有着独特风格的大型专业舞台剧种——越剧,这是一段充满变革与发展的历史。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