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3月,春耕即将开始,嵊州的唱书艺人陆续返回家乡。他们一回家,村子里就热闹起来,乡亲们纷纷聚集在这些唱书艺人的门前屋里,听艺人讲在外面唱书的趣闻。甘霖镇东王村的唱书艺人李世泉、李茂正兄弟家更是门庭若市。在一次谈论外游经历时,他们感到传统的唱书形式不够更新鲜,便提议向余姚鹦歌班学习戏曲表演。这一想法深受邻近村落的唱书艺术家的好评。
多位名宿如胡岑口、高炳火、钱景松以及袁福生的弟子俞柏松、高金灿等多次来到东王村,与李世泉商讨戏剧事宜,最终制定了详细计划。一方面,他们请教倪生标教授表演技巧;另一方面,他们邀请高炳火和袁福生的弟子加入,以解决演员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决定确定剧目,小生穿长衫,小旦穿竹布衫裙,大面则穿长衫马褂。但由于缺乏官服,一度使用庙里的菩萨蟒头和胡须作为代替品。
为了确保演出效果,又借用妇女粉底作为水粉、大红报纸浸水代替胭脂,以及锅灰描眉。同时,请本地姑娘李凤珠协助化妆指导。一切准备就绪后,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正式上演。为了吸引观众,也仿效绍兴大班,在晚饭前先以两出小戏《十件头》、《倪凤扇茶》为“召戏”。夜间,则以《双金花》为主角作品,并在香火堂前的稻桶垫底、铺上门板的地方进行,这便是越剧史上的第一次正式舞台。
这场有组织、有准备、分工明确且获得成功的表演,不仅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更标志着传统民间艺术落地编织而成的小歌文书班(即越剧)的诞生。当时群众和艺术家们取名“小歌文书班”,因为它结合了民间小调与无武打场面的特点,以及所选用的戏曲主题来源于传统文学作品,即“小说”。
随着时间推移,小歌文书班继续发展,其成员包括李世泉、钱景松、高炳火等人前往其他地区进行巡展,当地观众对此类独特无丝弦乐器,无锣鼓伴奏的声音十分感兴趣,因此也被称作“的笃班”。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1922年,当马潮水和王永春带领绍兴文戏进入上海的大世界时才改称为现在我们所知的“绍兴文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