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诞生:从唱书到戏曲的演变
在1906年的春耕前夕,嵊州的唱书艺人陆续返回家乡,他们带回了外地听来的新鲜事物和新的艺术形式。甘霖镇东王村的李世泉、李茂正兄弟不仅讲述他们在外面的经历,还谈论了唱书业面临的问题——市场饱和,形式单一。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们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学习余姚鹦歌班中的戏曲表演,并且决定将其引入本地。
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邻村唱书艺人的热烈响应。胡岑口、塘下村的高炳火、钱景松,以及黄郎地村的袁福生等多次来到东王村,与李世泉兄弟商讨这个计划。在他们共同努力下,一套完整的方案逐渐形成:
首先,要请教有经验的人才,如倪生标作为师傅指导;其次,要解决演员不足的问题,通过招募高炳火和袁福生的徒弟俞柏松、高金灿加入;再者,要商定演出剧目,并且为角色设定不同的服装,比如小生穿长衫,小旦穿竹布衫裙,大面穿长衫马褂。但是,由于缺乏官服,只好从庙里借来菩萨蟒头替代官服,而用妇女做成的小粉当水粉,用大红报纸醮水代替胭脂,用锅底灰画眉。
一切准备就绪后,在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三),这群艺人们正式上台表演。这场表演吸引了大量观众,使得它成为了一次成功的尝试。当时,这种类型的表演被称作“召戏”,而《十件头》、《倪凤扇茶》这样的短剧被放置在晚饭前进行,以吸引更多观众。
夜间正式开始的是《双金花》,地点选择在香火堂前的稻桶垫子上,这里成为了越剧史上的第一个舞台。这场历史性的表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因为组织有序,而且因为每个角色的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从化妆到打板击鼓,每个环节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一次成功标志着传统的声音与故事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艺术形式——越剧——由此诞生。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独特风格的小歌文书班也逐渐流行开来,它们以民间小调、小品为主,没有武侠战斗的情节,只讲述生活中的故事。在之后几十年中,小歌班不断发展,最终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地道绍兴文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