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温暖的春日,嵊州的唱书艺人如潮水般涌回家乡。他们带来了外面的世界和故事,也带来了对传统艺术形式更新与发展的渴望。在东王村,一对兄弟李世泉和李茂正,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学习余姚鹦歌班的戏曲表演,他们想要将唱书转变为戏剧,用角色扮演来讲述故事。这一想法不仅获得了当地唱书艺人的热烈支持,还吸引了其他村庄的艺人们参与讨论,最终形成了一套方案。
为了让这场戏能够成功上演,他们首先组织了一支团队,邀请师傅倪生标来指导。接着,他们决定小生穿长衫,小旦穿竹布衫裙,大面穿长衫马褂,以解决服装问题。由于官服难以准备,他们不得不借助庙里的菩萨蟒头和胡须代替,而化妆则使用妇女们制作的小红报纸醮水和锅底灰。此外,还请本村李凤珠姑娘作为化妆老师,帮助完善这些细节。
经过一系列周密筹备,这个由多位唱书艺人共同创办的小歌文书班,在1906年3月27日正式在香火堂前的一块稻桶垫子上举行了第一场越剧表演。这次表演既有序又精彩,不仅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也成为了越剧诞生的重要里程碑。当时的人们称这群艺术家为“小歌班”,并且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22年才被更名为绍兴文戏。
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当地艺术形式,更开启了一段新的文化篇章。从此,“越剧”成为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大型传统舞台艺术,它以独特的音乐、舞蹈、说话技巧以及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一抹斑斓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