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竹琴茅威涛般的越剧演员她的表演如同茅善玉般精妙绝伦

邢竹琴,浙江嵊县沃基村人,女演员。1921年3月26日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三届文代会代表。她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在黄泽越新舞台学习,与王杏花、孙妙凤等同门学艺。在科班期间,她以其多才多艺被称为“小百搭”,也享有“神童小生”的美誉。她善于讲故事,并擅长即兴押韵编唱词,因此又被姐妹们尊称为“女秀才”。1932年初,她随科班到上海进行演出,此后在绍兴、诸暨和宁波等地巡回演出,以她的特殊才能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她在表演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仅扮演传统角色,还尝试现代话题,如《黑暗天堂》、《筱丹桂记》等时装戏。她对旦角男装戏尤为精通,曾扮演孟丽君、苏小妹、蔡兰英和祝英台等角色。此外,她还参与录制了一系列唱片,其中包括《洞房离别夜》、《来日方长》,以及与商芳臣合作的《桂花亭》和与王水花合作的《孤女血泪》、《赵五娘》、《秦雪梅书房会》、《盘妻》等。

1950年春天,邢竹琴加入了复兴越剧团,并担任主要演员。在此期间,她积极推动越剧男女合演的探索,为团队创造了文戏武唱及武戏文演的独特风格。此外,她还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编导,对许多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如《安邦定国志十二本连续剧》,并将京剧移植至越剧,如《贩马记》,并与顾锡东合作创作现代大型作品如《燕归楼古装悲剧》的同时,也创作了小型现代作品如《三摆渡》(搭便船)。

80年代以后,邢竹琴继续活跃于舞台上,不仅参与导 演工作,而且培养新人,被认为是位集体主义精神强烈的人物,有着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她的卓绝艺术成就让她成为人们敬仰的一代典范。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