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蜻蜓》是一部深受欢迎的越剧作品,原为落地唱书长本曲目,讲述了申贵生与妻张氏不睦,在法华庵与尼姑王志贞相恋,后病死庵中。志贞产下的遗腹子被徐家收养,并取名元宰。16年后,元宰考取解元,一路追寻身份,最终在庵堂认母,与母亲团聚。这部戏最初于1917年在上海的镜花戏园上演,由男班梅朵阿顺班演出,是绍兴文戏时期常演剧目之一。在1954年的华东戏曲会演中,它被改编成折子戏《庵堂认母》,并获得多项奖项。
1981年,静安越剧团重新排演全本《玉蜻蜓》,傅骏进行了改编,并强调了思凡女尼的悲惨遭遇和她对子女的牺牲精神。该版本由金风导演、贺孝忠编曲、张坚安舞美设计,並获多个奖项。此外,该剧也曾被录制成录音带和艺术纪录片,并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表演版本。
1994年,《玉蜻蜓》还被改编成了4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由傅骏、傅歆编剧、张佩俐、庞茂忠导演,并由肖雅、傅幸文主演。这部电视版受到广泛好评,并获得了一系列荣誉。随着时间的推移,《玉蜻蜓》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观众提供了一次回顾历史和欣赏古典艺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