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是宠儿,父母总是溺爱着我,给予我无尽的关注和支持。他们认为自己过于娇纵,但实际上,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我不记得有没有什么时候,他们会因为我的一句“不要”的话而停下手中的忙碌。
家里的一切都围绕着我旋转,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简单的日常饮食,都要考虑到我的喜好和需求。我甚至开始觉得,这样的待遇是我应得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就会像其他孩子那样经历挫折和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意识到,这种所谓的“关爱”其实是一种隐性的束缚,它限制了我的独立性,让我变得依赖而缺乏自立能力。
有一次,我在学校里的班级活动中表现出色,当时老师向全班宣布了我的成绩,而这个消息传到了家里。不知为何,那天晚上爸妈竟然给我准备了一顿特别丰盛的晚餐,还亲自为我摆出了三道菜。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情感:既高兴又沮丧。高兴的是受到父母如此重视;沮丧的是,我似乎再也不能自由地做出选择,自己的努力似乎只能换来更多的宠爱。
后来,有一次偶然间看到一些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小说,其中提到了“娇纵成瘾”的概念。这让我深思,为何人们总是在用这种方式对待我们年轻人?难道这就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部分吗?
从那以后,我尝试与父母沟通,让他们了解到真正意义上的关心和理解,并不是不断满足我们的每一个愿望,而是在我们的决定面前保持尊重,在我们犯错时提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家的氛围发生了微妙但显著的变化。父母学会了更好地平衡关爱与引导,而我则逐渐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更加独立、自信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扰的话题,如今已成为了一段宝贵的人生教训。那份娇纵成瘾让我们都受益匪浅,因为它唤醒了我们对于彼此关系真实感受和真正需要改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