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电主角的好伙伴形成于浙江省的地方剧种

高升舞台:绍兴女子文戏科班的传奇起源

1930年春,嵊县大昆村邢惠彬的资助和崇仁镇裘光贤的倾心创办,在崇仁戒德寺成立了高升舞台,这个绍兴女子文戏科班。首批24名学徒中,有钱春凤(筱丹桂)、马亦琴等人,他们在规定的四年时间内接受专业培训,学习唱、跳、念剧本,并且签订了严格的入学协议。

裘光贤作为班主,不仅负责传授艺技,还提供膳宿和包银发放。在高升舞台,男女交往受到严格管控,以“唱戏要认真,做人要清白”为艺徒信条。师傅们如喻传海、应方义(文戏),竺小忠、钱伯森(武戏)等,都对学生进行了系统教学。

高升舞台先后演出了《仁义缘》、《碧玉簪》、《百花台》、《玉蜻蜓》、《双金花》等经典作品,以及《嘉兴府》、《四杰村》、《双龙会》等武戏。这段时期,由于物价飞涨,该剧团提前进行巡回演出,在嵊县、绍兴、杭州和宁波等地展现了越剧魅力。

培养出了一批优秀越剧人才,如花旦筱丹桂、小生张湘卿和马亦琴、大生商芳臣老旦周宝奎以及架子大面裘大官丑角贾灵凤。随着时间推移,裘光贤又在戒德寺开办了新一代的科班,小高升、新高升二期科班,也孕育出了张茵、钱鑫培、玉牡丹、高杏琴及鲍玲贞等众多知名艺术家。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不懈追求,高升舞台成为了绍兴越剧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为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