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越剧陶叶剧团绘声绘影传承千古情深

陶叶剧团,一个以女子越剧科班的名字,它的成立和发展,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1941年3月,随着二战的爆发,上海南市石皮弄三余里31号,一所特殊的地方诞生了一个特殊的剧团。这所剧团由两位女教练傅——陶素莲和叶琴芳创立,她们将自己的名字作为班名,这便是陶叶剧团。

在那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年代,这个小小的剧团吸引了20多位学员加入,其中包括一些以“雅”字为艺名的小生、小旦、老生、老旦、小丑和大面等,他们有的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是闺门出身,有的是刀马旦出身,但他们都有着相同的心愿,那就是追求舞台上的完美。

这支队伍不仅拥有优秀的文戏师傅,如陶、叶以及林友生等,还有精通武功技巧的武功师傅——俞德佬。而在学习过程中,“开笔师傅”金昌荣也给予他们宝贵的一课,他负责给每个学员抄写唱词、赋子“单片”,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艺术技巧。

教学时期,他们学习了一系列经典作品,如《游庵认母》、《倪凤煽茶》、《盘夫》、《采桂》、《斩经堂》、《三看御妹》,这些折子戏和大戏不仅锻炼了他们表演技巧,也丰富了他们对越剧文化传统知识。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通过考试。一部分学员因为技术不过关而被迫离开,而那些努力学习并坚持到底的人,则能够继续深入到实践环节。在这里,教书师傅与学生共同上台演出,不仅让学生见识到了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从错误中成长,从挫折中恢复过来。

后来,这个还未完全成熟的小集体迎来了袁雪芬老师带来的新 越 剧改革探索。这个机会让陶叶剧团走上了越劇改革前沿,与袁雪芬老师一起研究新的表演风格,对于年轻学员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且宝贵的人生历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共同完成了20至30部新戏,并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使得该剧团成为当时越劇改革探索中的领军力量之一。

最终,在1945年,当抗日战争胜利之际,该科班解散,每位学员都依据自己所学分头搭班离去。但这段经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难忘且宝贵的人生旅程。当陶素莲和叶琴芳再次携手创办第二个同名剧团,以“素”字为艺名取代原有的“雅”字,从此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