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花落人静屠杏花的舞台生涯与越剧刘丽英的家乡故事

在浙江嵊县的施家岙,屠杏花以一位越剧小生的身份诞生,她的艺术之路始于1923年,在那里的第一副女子绍兴文戏科班中学习。与众不同的是,屠杏花不仅精通《双珠凤》和《四香缘》,她还能通过抄写“赋子”来记忆戏曲内容,这使得她的知识面比同龄人更为广泛。她的努力很快被观众所认可,她扮演的小生文必正形象俊美而有才华。

随后,屠杏花在1924年1月首次登上沪上的舞台,与施银花、王湘芝等名伶共同演出。她在东阳、绍兴、杭州以及嘉兴等地巡演,并在1931年秋季再次回到上海,与男旦月月红、老生童正初及丑角谢志荣合作。在那个时代,她是第一个女小生,也是第一个与男班艺人混演的探索者。

为了完善自己的表演技巧,屠杏花不断地到书店购买宝卷唱本和传书,有空就仔细研读,将戏中的精彩段落抄录下来并反复背熟。她因此获得了“文学小生的”美誉,被认为是一位既懂得文学又能融入戏曲中的卓越表演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屠杏花继续追求艺术的极致,不断与男班艺人合作,为自己打下坚实的人气基础。在抗战爆发后,她回到了故乡,并加入了姚月明等人的女班,与支维永等男旦搭档共度岁月。1936年9月6日,他们两个人组成“越剧第一舞台”,共同上演了一场轰动一时的剧目,使得越剧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心。

此外,当法商百代音乐唱片公司邀请她们灌制越剧唱片时,那些由她们主持的情感深刻且充满诗意的声音,让人们对这门艺术形式产生了新的认识。而当她们以“银杏”的名字在1940年代前期再度亮相舞台时,那份情谊和默契仿佛未曾消散过。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屠杏花逐渐退出公众视野,但她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些传奇故事,更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追求至上的精神。这位女伶虽已远去,却依然让我们感受到那些往昔光芒闪耀的心灵世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