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瑞芳,越剧演员,以干掌珠为原名,生于浙江石浦镇金鸡山村。其父亲是一位民间戏剧爱好者,有关公一角在当地颇有名气。尹瑞芳自6岁起失去父亲,从此与母亲共同抚养弟弟,承担家庭重担。她曾经在上海的姑妈家寄居,并开始了学习的生活。在一次观看越剧表演后,她被深深吸引,开始模仿表演动作和台词唱腔,最终得到了师父尹桂芳的认可并改名为尹瑞芳。
作为精华越剧团的一员,她参与了多场重要表演,其中以《屈原》中的宋玉角色受到广泛赞誉。此外,她还曾受邀到象山支援,与其他越剧团一起进行巡回演出,在那里她主演了一些现代戏,如《夺印》、《迎春花》等,这些作品不仅提升了她的艺术水平,也对象山地区文化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尹瑞芳继续在福建和上海地区进行表演工作,并且在1978年再次回到象山县,为当地成立的越剧团带来新的活力。她主导排练并首次上演古装戏《红楼梦》,以及另一部古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作品连续49场热销,在宁波天然舞台也获得巨大成功。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尹瑞芳继续指导新一代艺人,不断推动象山县越剧团向前发展。1980年4月,她成为训练班负责人之一,并监督31名学员入学。这段期间,她帮助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小生,他们之后也成为了知名的越剧艺术家之一。
1982年1月,以折子戏《打銮驾》参加宁波地区戏曲学员会展,并荣获“优秀园丁奖”。她的贡献不仅促进了个人事业,也对整个民族传统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