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丽君越剧王文娟80版网盘屠杏花越剧生行演员的传承之歌

。浙江嵊县人,1923年入施家岙女子绍兴文戏科班习小生。因读过两年书,通过抄写“赋子”记熟戏曲内容。她不仅小生赋子精通,还抄录旦角、老生的赋子,使她在班里学艺专一,进步迅速。在女班开蒙戏《双珠凤》中,她扮演小生文必正,以俊美的扮相和非凡的技艺获得好评。

1924年1月,与班级首次到沪,在升平歌舞台演出多部剧目后,在嵊县、东阳、绍兴、杭州、嘉兴等地巡回演出。随后,她与施银花、王湘芝再次到沪于神仙世界游乐场表演。此时期,她自行搭建团体,并在绍兴中山戏院当客师。

1931年秋,她与男队名旦月月红等合作于四川路建德会福心戏院上演《二堂放子》、《双鸳鸯》、《玉蜻蜓》等剧目。她是越剧第一个女小生,也是第一个长期与男队艺人混演的探索者。

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她省吃俭用买书籍和宝卷唱本,对每一段唱词进行反复背诵和研究,用以丰富她的角色表现。在抗战期间,她避难回到乡村,但仍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并于1938年加入“第一舞台”,与施银花共同领衔表演,被誉为“银杏并蒂”。

她们之间的情谊始于科班学习阶段,他们在多部经典作品中的默契配合深受师傅青睐,是早期越剧界知名伶人。这对伶人们合作带动了越剧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她们个人声望,也扩大了艺术影响力至上海乃至全国范围。

1951年后,屠杏花担任民办艺训班教师,并曾任振奋越剧团团长,其后调入上海越剧院学馆执教。她致力于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为培养新一代艺术人才贡献力量直至1973年的退休。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