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越华剧团的历史与演出
在1940年的9月中旬,一支名为“越华剧团”的戏曲队伍在上海诞生,它由姚水娟领衔,六柱头演员包括花旦姚水娟、小生李艳芳、老生邢湘麟、小丑陈呆呆、老旦周瑶姬、大面吕胜奎等。除了这些核心成员外,还有金香琴、许菊香、吕爱花、孙雅琴、潘全娟、筱湘麟、丁鹤楼、罗凤奎、三人行周天飞和裘爱花,以及王兰芳等其他多位优秀的艺术家。
这支剧团于9月16日起在上海皇后戏院开始了他们的首场演出,并且除1941年1月至8月短暂转往卡德和龙门戏院外,一直坚守于皇后戏院。这段时间里,他们不仅上演了众多经典老戏,还创作了60多部新作品,其中《蒋老五殉情记》和《泪洒相思地》的连台时长分别达到63场和84场,是当年越剧新戏上座记录。
该团的编导人员最初是樊篱,随后由陈秋风和胡知非接任。在其活动期间,尽管经历了战乱,但“越华剧团”依然保持着高水平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了无数难忘的回忆。然而,在1946年7月6日,当姚水娟宣布告别舞台,“越华劇團”的故事也随之画上了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小生的搭档除了建队前期的李艳芳之外,也曾有过几位不同的合作伙伴,如王水花、高桂莲、高桂英及竺素娥。通过这些不同的合作关系,“越华劇團”展现出了它对传统艺术创新与发展的一贯追求。
总结来说,“越华劇團”不仅是一群才華横溢的人才集合,更是一股推动中国传统戲曲向前发展力量。它留下的痕迹,不仅是在上海皇后戲院那段传奇时光,也在每一个受益于他们艺术表现力的观众心中深深刻印。此刻,无论是回望过去还是期待未来,我们都能从“越华劇團”的故事中汲取到宝贵的情感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