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舞台的创建与发展
1930年春,嵊县大昆村的邢惠彬出资,崇仁镇的裘光贤任班主,在崇仁戒德寺创办了高升舞台。这一戏班招收了24名学徒,其中包括钱春凤(筱丹桂)等人,规定学艺四年。双方签订文书,明确学徒自愿入科学戏,不得中途离队,以免承担一切损失。
高升舞台严格遵循一套班规,男女交往受到严密监管,以“唱戏要认真,做人要清白”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艺徒的信条。裘光贤以其严厉的管教风格闻名。他聘请了喻传海、应方义等文戏师傅和竺小忠、钱伯森等武戏师傅,为艺人们提供专业指导。
在两年的学习后,这些学生开始在绍兴、杭州、宁波等地进行演出。在这里,他们展示出了自己精湛的越剧技艺,并逐渐成长为越剧界的一流演员。包括花旦筱丹桂、小生张湘卿、马亦琴,以及老生筱灵凤、商芳臣等,都曾是高升舞台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裘光贤又在戒德寺开办了小高升、新高升二期科班。这些科班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越剧演员,如张茵、钱鑫培、玉牡丹、高杏琴等。此外,还有鲍玲贞和邓翠云,他们都是这一时期杰出的艺术家。
总体来说,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对艺人的要求方面,都体现出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化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而这些努力,也最终使得越剧这一门艺术形式得到更广泛的人们了解和欣赏,从而产生了一代又一代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才华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