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水娟姚文贤越剧旦行演员追忆越剧十姐妹的辉煌生涯与社会影响力

我,姚水娟,一位来自浙江省嵊县后山镇的越剧旦角演员。出生于1930年,我在群英舞台科班接受了专业的训练,并且在之后加入了越新舞台,随着团队进行了6年的流动演出。在这期间,我对四工调的唱腔进行了创新,并尝试将路头戏改编为详细幕表制,这让我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上的表演受到了观众的赞誉,有人甚至称呼我为“三花不如一娟”。

随后,我与竺素娥一起组建了越吟舞台,在天香戏院上演,我们共同推出了含有抗战意识和民族正义主题的《花木兰》,并打破了一直只演老戏的传统模式。这次革新不仅引起行业内外人的重视,还使得我被誉为“越剧皇后”。1939年春节时,我还出版了一本专集——《姚水娟专集》,这是越剧史上首次由一个演员个人出版。

随后的岁月里,我不断探索和创新,与魏素云合作成立水云剧团,实行经理制;又与李艳芳合作组建越华剧团,在多个知名戏院轮番上映。我参与创作或改编的大量新剧目,让我的声名远播。在那段时间里,《蒋老五殉情记》、《啼笑因缘》、《泪洒相思地》等作品特别受到欢迎,其中《泪》的连续上映超过80天,创下了历史纪录。

1951年,我加入了浙江越剧实验剧团,并成为浙江、中国两地戏曲协会会员。1957年却遭到错误批判,但这一经历并未阻挡我的脚步。1961年开始在浙江省艺术学校教授戲曲知识,直至1976年的去世前夕。我的一生中共有5000余场表演,是当代一位杰出的改革者,也是广泛影响社会的人物之一。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