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梅越剧旦行演员朱巧凤越剧十姐妹中的另一位艺术家

朱巧凤,越剧旦角,以小白玉梅为艺名。出生于上海,自幼随父学戏,因嗓音优美被称为“金嗓子”。1933年与父领衔的男班在天海楼首次登台客串,与老生童正初合演《武家坡》一炮而红。随后与高月升合作演出《关王会》,深受欢迎,并于同年8月在得意茶楼正式挂牌演出,其声誉日渐隆盛。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女子绍兴文戏兴起,她曾与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等小生和姚月明、张桂凤、徐天红等老生合作频繁,在杭、嘉、湖地区及宁波中山公园、大世界、新世界等地演出。1940年代后期息影舞台,但1951年秋参加了越剧界抗美援朝义演。

1952年担任青山越剧团副团长,1953年加入振奋越剧团担任主要演员和艺委会副主任。此外,她还兼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教师,并调至上海越剧院学馆任主教老师。她继续教书直至1976年的退休。在此之后,她仍然为新办的上海越剧院学馆和上海市戏曲学校的越剧班教课。

她以广泛的戏路著称,能够饰演各种角色,从青衣到彩旦再到老旦都有所涉猎,而且她的表演技巧令人赞叹。她擅长唱功,不仅声音好,而且咬字分明;尤其是在快板方面,她在越坛上无人能敌。她的教学成绩显著,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后辈,如史济华、何国华等人。她的一些经典作品,如《盘夫索夫》、《王千金祭夫》、《李三娘叹五更》,甚至被灌录成唱片,并且多次获奖。

她还是中国戲劇家協會會員,並曾参与中国同盟组织,一度担任上海戲劇家協會理事。在2004年逝世前,她留下了丰富的人生历程和卓异的事业成就。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