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梅朱巧凤的得意门生而王文娟最得意的门生又是谁小白玉梅越剧旦行演员以其卓绝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

朱巧凤,原名小白玉梅,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情的表演,为越剧增添了不少光彩。生于上海,她自幼随父白玉梅学戏,素有“金嗓子”之称。1933年,其父领衔的男班在上海天海楼首次演出,她客串登台,与老生童正初合演《武家坡》,一炮打响。

随后与高月升合作演绎《关王会》,再次受欢迎。她于1928年8月正式加入父亲戏班,在得意茶楼挂牌演出,声誉日隆。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期,她与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等女小生,以及姚月明、张桂凤、徐天红等老生共同登台,频繁在杭、嘉、湖地区及上海、新世界等地巡回演出。

1951年秋,她参与了越剧界抗美援朝义演活动,并于1952年任青山越剧团副团长。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她继续活跃在舞台上,不仅担任振奋越剧团主要演员和艺委会副主任,而且还兼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教师,并调至上海越剧院学馆主教老师。

1976年退休后,她继续为新设立的上海越剧院学馆和上海市戏曲学校教学。她的艺术造诣广泛,从青衣到花旦,再到正旦、彩旦和老旦,都能精通各个角色。此外,她以唱功优异的声音著称,对许多后辈也给予过指导,如王文娟、小燕子(戚雅仙)等人曾获她帮助。

解放之后,小白玉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如史济华、何良first字应为何,而非史,这里可能是打字错误,有待核实)、张国华、姜佩东等,他们都受益于她的教育。在解放前夕,小白玉梅录制了多部唱片,如《盘夫索夫》、《王千金祭夫》、《李三娘叹五更》等。而与傅全香合作的一些作品,也被拍成电视剧并发行成了专集,最终被灌制成两版唱片,一版发售于1964年,一版发售于1982年的中国唱片社。

2004年,小白玉梅去世,但她的名字依旧留存着对中国传统艺术领域的一份贡献。她曾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并且参加过中国同盟,还曾担任过上海戏剧家协理事一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