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琳:越剧演员与她的艺术世界
张丽琳,作为一名二级演员,她的生涯始于1938年的浙江。1954年,她加入了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这是她职业生涯的起点。在这里,她不仅学习了专业的表演技巧,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弟师妹们。
1955年,张丽琳转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这里是一个培养更多优秀艺术家的平台。她在这里深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工旦角这门技术,对她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1959年毕业后,张丽琳进入上海越剧院,这里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越剧团体之一。在这里,她成为了男女合演实验剧团的一员。这意味着她将与男性角色共同上台表演,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1960年,一次特殊的机会让张丽琳得以亲聆梅兰芳、荀慧生、俞振飞、袁雪芬等表演艺术家的讲课,并向汉剧名演员陈伯华学习《柜中缘》,向晋剧名演员王秀兰学习《表花》。这些经历极大地丰富了她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让她的舞台表现更加立体和丰富。
在这个过程中,张丽琳主 演过20多部戏,其中扮演过《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碧玉簪》中的李秀英、《红楼梦》中的薛宝钗、《追鱼》中的鲤鱼精、《金山战鼓》中的梁红玉、《唐伯虎》中的沈九娘、《断桥》中的白娘子、《姐妹易嫁》中的妹妹、《迎新曲》中的小妹以及《红松林》的冬妹等主要角色。她在每一部戏中都尽力模仿,但又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根据人物的情感需要,将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使其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除了舞台上的成功外,张丽琳还获得了一些荣誉。在1959年,她获上海市青年会展览奖,这对于一个刚刚踏入业界的小伙伴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和认可。她的音色明亮、富有韵味,每一次唱腔都能引人入胜,不仅如此,在1961年的唱片发行中,《红松林》的“读信”唱腔也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最后,在1965年的7月,由她和史济华主 演的现代戏《迎新曲》,曾经向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作汇报并进行专场展示。这不仅增添了一份荣耀,更让她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艺人的责任重大,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心愿。此时此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有人记得这个名字——张丽龄,那个以其非凡才华征服千万观众的心灵歌手。而今晚,你是否也想成为那个幸运的人,从屏幕前走进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