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凤,越剧演员方亚芬的经典唱段深受欢迎。小白玉梅,以“金嗓子”著称,是上海人。自幼跟随父母学习戏曲,1933年首次在天海楼登台,与男班老生童正初共同演出《武家坡》,一举成名。她与高月升合作的《关王会》也极受好评。随后,她和她的戏班在得意茶楼正式亮相,其声望日益增长。
30年代末期,绍兴文戏风行时,她与多位搭档合作,如屠杏花、李艳芳、竺素娥等女小生,以及姚月明、张桂凤、徐天红等男老生。在这期间,她常在杭州、大世界、新世界等地表演,并且参与了宁波中山公园的表演。此外,她还曾参加过上海新都和天香戏院的表演。
40年代末期,小白玉梅暂时离开舞台,但1951年秋她又回归,为抗美援朝义演献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担任了多个角色,包括越剧团副团长和艺委会副主任。她还兼任了上海市戏曲学校教师,并于1960年调至上海越剧院学馆担任主教老师。
1976年,小白玉梅退休后继续为新成立的越剧院学馆以及上海市戏曲学校教书。她以其广泛的艺术才华而闻名,不仅能精通青衣、花旦、正旦、三彩旦及老旦,还擅长诸如《盘夫索夫》、《碧玉簪》、《陈三两》、《箍桶记》、《赖婚记》及《断太后》的角色。她的唱功优异,有着清晰的声音,同时拥有卓绝的快板技巧。
她对待学生极具师德,对许多后辈如王文娟、高雅仙给予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够发扬光大。而1959年的青年汇演中,因教学成果显著而获得奖励。在解放后的岁月里,小白玉梅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如史济华、小国华、姜佩东等人,他们都曾接受过她的教育。此外,还有傅全香合演的小说改编电视剧版权收入傅全香个人专辑,并被灌制成两次唱片发行。
2004年,小白玉梅逝世,但留下的艺术遗产依然影响着新的一代越剧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