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张派在社会舞台上的独特演绎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张云霞创立的张派艺术,以其独特的演绎风格在社会舞台上脱颖而出。师承袁雪芬,拜昆曲名角方传芸为师,她从摹仿到发展到创新,不断融合各种元素,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建国后,她自立门户,形成了以《秦香莲》、《李翠英》、《春草》、《貂蝉》等为代表作的张派。

张派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曲调细腻婉转、情意浓厚,音色柔和甜润、韵味足。她那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回婉转的声音,如同刚柔相济、风格多样的旋律,从总体来看仍然以柔为主。她的唱腔有三大特色:一、大跳自如。在曲调组织中,她常运用各种大跳音程,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七度大跳;二、旋宫独特。擅用旋宫手法以取得曲调的色彩变化,其中下四度旋宫用得最多,而且大都在下句最后一个字音前出现,有企业,从而形成自己的行腔风格;三、顿断微妙。她常常在自然流畅的行腔中,出现一些精妙细巧的停顿,使曲调增加了更多曲趣,让人回味无穷。

她在唱法上也是自成一格,最突出的就是润腔装饰中使用轻柔的回滑音,有慢出渐收之感,这种回滑音强调音节起伏和字韵变化,使人有一种甜、柔之感。在演唱中讲究音色造型,不满足于一般要求,而能根据人物年龄个性及感情需要作不同的处理。此外,她擅长根据人物性格,把握动作分寸,无论手眼身法步,都力求恰到好处。

她表演善于吸收前人的成功经验,也敢于创新。在《秦香莲》的唱段中,她溶进了黄梅戏的旋律;在现代剧《相思曲》中又大胆地吸收了绍剧中的[三五七]唱法,组成了一段动人的新腔。而现在,有不少青年旦角学习张派艺术,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小何赛飞,就是其中佼佼者。这正说明张云霞不仅留下了一片丰富多彩的地图,还开辟出了新的天地,为后来的艺人们提供了一条可循可追的话语脉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