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刚越剧冤狱的悲壮演唱者仿佛是一位风中的虎用它那震撼人心的声音诉说着那段历史的沉痛

在1949年,虎风越剧团与月峰越剧团携手,在舟山六横岛的演出中,被87军收纳后并于沈家门合并,更名为虎风越剧团。1950年春,随军撤退至台北夏都丽戏院首演《卧薪尝胆》,但由于丢失了行头和服饰,只能以长衫裤上台,且演员不得不用舌头讲国语,以失败告终。

然而,这群越剧姐妹并不甘心,他们决心让越剧在宝岛扎根。经过精心打磨的剧本、美化的新制服饰以及增添舞美灯光,《卧薪尝胆》再次在永安大戏院连续10多天无一空座,从此奠定了 越剧在台湾的基础。此后,他们为驻军和群众不断巡回演出,但由于归属军队限制,姐妹们提出了脱离军队要求,并于1952年实现民间化,“虎凤越剧团”宣告结束。

该团拥有吴燕丽(艺术指导)、张丽云、魏水云、俞兰芳、徐梅秋等著名小旦,以及李琴飞、葛少华、小丑刘宝宝等知名演员。常见的传统戏目包括《珍珠塔》、《龙凤锁》、《二度梅》、《十美图》、《孟丽君》,而新创作作品则有《黄金梦》、《北地王》等。此外,该团还融入电影倒叙和插叙技巧,以增加戏曲的创新性,如在《玉堂春》的表演中,将三对生旦扮相交替进行,以吸引观众。

吴燕丽被誉为“越劇皇后”,她主导自编自导自演的新戲《红娘》,将红娘角色活灵活现。这部戲也邀请文武小生李琴飞饰张生及魏水云与张丽云前後飾莺莺,一眾花絮完善,使得戲曲獲得巨大的成功。在台北市各大戲院如“红楼”、“大华”爆满场场,不仅赢得了从海外来的观众,也争取到了许多本地观众,从而确立了 越劇的地位。

尽管如此,由于年龄增长和缺乏新血液,该团最终因无法维持号召力而停歇,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初解散。但是在其活动期间,它们留下了一段辉煌历史,为后人所铭记。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