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的演出中,布景设计往往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以创造出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的视觉效果。首先是小装置的使用,这种技术从40年代起便开始发展,并逐渐成为了越剧常用的表现手段。这种布景以局部形象为中心,将观众所见的仅限于某一特定角度或部分,而省略了其他细节,要求观众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来补充全貌。这类布景能够为表演提供更多的空间,如上海越剧院在《三看御妹》和少壮越剧团在《李翠英》的演出中,便广泛采用了这一策略。
此外,还有一种结合了写实与小装置元素的大型装置布景,它们更加注重场面的真实描绘和细节展现。这些复合式布景能够为观众呈现更为逼真的场面,使得戏曲故事更加生动直观。此类作品包括上海越剧院的《祥林嫂》、《北地王》以及《金山战鼓》,它们通过精心设计的手法,不仅展示了典型的人物情境,也展现了一定的社会背景,让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