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钗的足迹如同越剧花朵随风飘逸至未知之地

董敏带领“傅艺之友”志愿者们,踏上了2018年研习班的征程。在北外滩的一座大厦活动室里,他们开启了新一轮的学习与交流。董敏,一个七旬高龄的领衔人,她正指导着队员们了解全国性的精神理念。这支团队自90年代中期成立以来,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模式:先学习时事,再掌握艺术技巧,并致力于用越剧服务市民。

董敏对越剧有着深厚的情感,从13岁开始她就登台表演,被推荐到上海戏剧学院,但她的父母不同意。她后来在中学毕业后进入工厂工作,然后转到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做供销。随着改革开放,她成为了下海经商的人物之一。

1983年的一天,董敏参加了一次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越剧联谊活动,那里她遇见了傅全香。傅全香悄悄给董敏留下了电话号码,这是他们结识的一个关键时刻。当年的那张字条改变了董敏的一生,也为她的慈善事业和创办“傅派票友沙龙”打下了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次爱心慈善活动激发了董敏创办艺术团队的想法。那时候,她出资支持义演,在东余杭路上海纺织党校礼堂上演出了金艳芳和傅全香等人的作品。通过募捐活动,他们筹集到了不少资金,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了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2008年5月,傅全香亲自以普通观众身份参与“傅艺之友”的座谈交流,她希望社区团队既要弘扬自己的艺术,又要学习其他流派,以此丰富越剧艺术。在每一次活动前,董敏都会带领队员学习文明礼仪,用小卡片传达这些信息给大家。她坚持不懈地培养出一批宣传家的家庭成员和邻居,让戏迷过足舞台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傅艺之友”也适应了新的社会需求,不仅吸纳大学生、白领乃至企业界人士,还吸引了一批有才华的人加入其中。此外,“ 傅艺之友”还走进北外滩商务楼宇,每当午休间隙,就送戏上门进行越剧导赏演唱会,为白领们展示越剧美学,使得北外滩增添了一抹文化色彩。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