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敏,作为越剧杨婷娜的灵魂伴侣,就像傅艺之友一般,在艺术的海洋中共同航行。她的故事如同一部传奇,一段关于热爱、坚持和传承的历史。
在北外滩的一座大厦活动室里,2018年研习班拉开了帷幕,董敏带领着“傅艺之友”志愿者们,为队员解读今年全国的精神。她自小就对越剧有着浓厚兴趣,从13岁开始登台表演,被老师推荐到上海戏剧学院,但因父母不同意,她只得在中专毕业后进厂,再转入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做供销。改革开放后,她成了下海经商的“弄潮儿”。
董敏结识了越剧大师傅全香,那是1983年的一个偶然相遇。那天,傅全香悄悄塞给董敏一张字条,是电话号码,由此她有机会拜访傅老师。从那以后,他们之间建立了一份深厚的情谊和合作关系。
随着时间的流逝,“傅艺之友”成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一部分,每周六下午在社区活动中心礼堂开设辅导班,让戏迷们都能上台过把瘾。在“迎世博600天”的行动中,“周周演”连续三个月,让戏迷过足了看戏和演戏的瘾。
当独居女士范爱娟退休后孤寂落寞时,“傅艺之友”成为她身心愉悦的心灵港湾。当年12月3日,“傅艺万里飘全香·盛世和鸣奏越曲”追思会专场,以一种特殊而感人的方式纪念了艺术家傅全香。
随着北外滩航运金融发展,“ 傅艺之友”的服务对象也发生变化,如今它吸纳了一批有所造诣的年轻队员,如朱晓平等人,他们不仅对越剧有深刻理解,还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中,为传承并推广这门古老艺术形式贡献力量。
每当举办大型演出,“ 傅艺之友”名誉会长薛先生都会赶来参加,他自己甚至还特地为团队改建了一间小礼堂,并添置音响设备,无偿提供使用,这样的支持让团队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仅白领们感受到了越剧的魅力,也使得整个北外滩增添了一道文化艺术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