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越剧团:从星火到辉煌的艺术征程,编织着一段段历史篇章和演员们的故事。早在解放初期,新华舞台、三元舞台合并为新华三元实验越剧团,后来又更名为嘉兴县星火越剧团,在1956年的一次重要表演中,其演员陈少卿凭借《贩马记》获得了一等奖,被誉为浙江越剧有三卿之一。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团改组为文宣队,并吸引了一批新血进行男女合演的尝试,如《海岛女民兵》、《小陈岛的风云》,这些创新举措极大地丰富了越剧的表现形式。在1978年,由于国家政策变化,该团正式成立了男女合演的嘉兴县越剧团,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现代戏《报童之歌》、《不准出生的人》和古装戏《双婧案》,其中韩祖康饰周总理、朱玉昌饰扎西在1980年的省青年演员会演中获二等奖,而刘泽珍与崔辛君则获得了三等奖。
随着城市升级,1981年4月嘉兴县更名为市级单位,原来的男女合演模式被取消,但这并不影响该团继续创作排练新的作品,如古装戏《玉姑峰》、《三洞房传奇》,其中张薇与吕惠娟在首届省小百花会演中获优秀小百花奖,而张美君则获得园丁奖。至此,“宝石山下”、“桃花井”的经典曲目也逐渐成为观众喜爱的一部分。
1994年底,因多种原因停业三年之后,该团得到了领导部门重视支持,从而恢复了正常运营。经过长时间努力,该集体再次焕发活力,在1999年的第八届省戏剧节上,他们以民间传奇剧《豪姑塔》的形式展现出了他们卓著的地位,并荣获多项殊荣。此外,还有钱松青、王建丽、赵燕萍、杜佩英以及汤建文等人因为其杰出的表现在专业领域内获得高度评价,为该集体增添了一抹亮色。
综上所述, 嘉兴市越剧团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背景的地方性艺术群体,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不断探索和发展自我,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展示其独特魅力。这份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精神,以及对艺术成就不断追求的心态,让这个集体屹立于时代浪潮之中,不断前行。